學童自殺|教師不懂應對校內學生危坐 警察談判組走進校園打破禁忌語迷思
撰文: 馮琪雅
發布時間: 2024/09/13 17:56
最後更新: 2024/09/14 00:55
有中學校長形容學界面對學生自殺問題也感到有壓力,曾聽聞有教師不懂應對學生在校內危坐的情況。警察談判組在過去一年走進校園分享處理學生企圖自殺的前線經驗,例如應否對學生談及「自殺」及「死」字等禁忌語,冀打破教師心中迷思。
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近日公布本港去年自殺率為13.6,仍處於較高水平。中心總監葉兆輝指出,本港學童自殺有年輕化趨勢,年紀小至11、12歲的小六生,令人心痛,若學校能提供關愛環境,已經是一大保護因素,若能幫助教師建立信心,與具自殺風險的學生傾談,亦可解決即時危機。
荔景天主教中學校長劉廣業指,處學童自殺問題,學校肩負重責,惟大部分教師都是學術背景出身,「在大學無學過點樣去珍惜生命」,若不幸面對有學生企圖自殺,更不知如何應對,形容「校長有壓力,老師有壓力」,強調相關培訓對教師非常重要。他憶述約10年前曾在另一間中學聽聞,有學生在上課期間突然在實驗室窗邊危坐,雖然該名學生最終自行返回安全地方,但在場教師不知所措,事後亦無了解該學生是否打算自殺。
警方表示,警察談判組在去年出勤88次處理企圖自殺個案,按年增加16宗、升幅達22%,當中涉及處理學生個案,警方稱因發生社會事件及疫情,早年個案較少。
警察談判組主管總警司廖珈奇形容,出動到談判組已經是「最後一步」,談判組自2012年起已開始舉辦校園危機處理分享會,包括由去年11月起統籌18場分享會,共約2,620人參加,當中包括辦學團體代表、教師、駐校社工、教育心理學家及家長等,並在4月推出「校園危機處理實務操作指引」,由教育局協助分發給全港中小學;另於今年舉辦4場教師工作坊。
廖珈奇直言,當教師面對學生自殺危機時,無可否認會感到很大壓力,包括擔心應否主動上前跟學生傾談、甚至會否「講錯嘢」,例如不知應否向學生提及「死」字,以及提出「你係咪真係自殺?」、「呢度咁高係咪想跳落去?」等問題,但他呼籲教師毋須過份擔心說話內容,更重要是透過身體語言及聲線語氣等向學生表達關心,「如果遇到呢啲情況,禁忌說話反而唔係咁重要……令學生覺得係想關心佢、幫佢,已經好足夠。」他認為實務手冊能補足教育局資源,指引教師在第一時間如何應對,工作坊亦有助教師衝破上述心理關口。
對於政府推行中學「三層應急機制」,葉兆輝指去年僅2成自殺個案有抑鬱及精神病紀錄,認為推行三層應急機制未必能與解決自殺問題「劃上等號」,但強調需向學校提供資源。
記者:馮琪雅
下載HKET App,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,睇全方位資訊: